展览/装置/公益设计
一位设计师习惯或是擅长的设计语言,很多时候会受到童年时的美学启蒙记忆所影响。如西湖边的绵绵雨丝与后院缠绕的葡萄藤,让我对于“虚空”、“虚无”、“暧昧”与“不确定性”的,难以捕捉的视觉画面非常着迷。如果体现到产品设计上,我会比较喜欢用到渐变、磨砂半透或是透明的材料。如果是体现到空间、展览与装置上,我一直在尝试可以让视觉层层叠嶂却可穿透的“虚”空间。
自然界的雨、雾、雪、冰,其实是由“水”的液态、气态、固态三种不同形态构成了透明度不等的遮挡物,将现实中嘈杂的场景变得一致,形成了大面积的留白。这种虚空的留白所带来的“暧昧”与“不确定性”,就像中国文字的“模糊性”一样有趣,是在文化与审美当中,中国与西方很重要的差异性之一。西方的理性主义思维判断事物的方式通常为“是”或“不是”,而东方思维则是在一种“虚”与“实”,“是”与“不是“之间的中间暧昧地带寻找可能性。